成果展示
一、建筑部分建设过程模型
二、结构部分建设过程模型
三、Revit结合红瓦建模大师的结合运用,在建设过程中利用红瓦、协同大师科技功能:
1.标准化的BIM建模及项目管理实时协同工作体系。
2.建立场地建设区域,一键导入图, 支持跨区域协同工作。
3.同时支持文件级别(普通模型)和构件级别(中心模型)两种实时协同建模方式,精细化任务分配及管理。
4.内置同步项目基准、碰撞检查等超多实用工具。
5.支持模型的轻量化预览。将轻量化模型一键分享到移动端随时随地把控建 模进度沟通模型细
节。
四、给排水、暖通、消防部分
五、电气施工过程
六、建设项目场地布置
七、建设项目成果预览
八、局部效果图片
参赛口号:用心众创,追求创新
指导老师:刘亚灵
我们团队名称叫学友众创,由4位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大三学生和一名经验丰厚、多次指导学生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导师组成。组员分别来自工程造价与土木工程专业,在校学习过建筑设备、广联达软件应用、安装工程软件算量、revit软件应用等课程,掌握相关的软件技术。团队成员多次参与软件建模竞赛,团队中成员曾在贵州省第三届BIM建模大赛中曾荣获“三等奖”;鲁班BIM设计大赛三等奖;以及首届州级BIM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等,拥有良好的参赛经验和过硬本领、心理素质,在本次比赛中对软件使用畅通,建模进度快,出图效果好,利用红瓦建模大师功能特点、结合revit功能,做到快速建设、快速出效果。在给排水、消防、暖通、电器等方面驾轻就熟。
学友众创人才辈出具有多次实操经验,四位组员都曾多次协同指导老师参与实际工程,从而具有非常丰富的工程经验,众创中的每个成员都掌握所负责版块能够独立完成。
团队成员任务分配:
组长:吴廷杰 负责建立项目、跟踪项目的进度、查看项目完成情况及上交作品并负责建设中的机电(给排水、暖通、消防)部分
组员:刘和萍 负责项目主体、建筑、结构部分
组员:刘建兴 负责精装部分、完成项目的装饰工程
组员:叶国海 负责施工场地布置、漫游等
组员:吴齐燕 负责项目的完善和修改项目各部分的重点、难点、细节处理
本项目建设程序:
一.决策分析
1. 场地规划分析
2. 模型预期分析
3. 建筑、结构分析
二.建设进度控制
1.各版块 施工进度
2. 组织讨论、管理文件、协同建设等过程中的问题
3.项目 资源跟踪、检查等
三.项目收尾工作
1.项目建设终结与 空间布局管理
2. 建筑、结构整合分析
3.给排水、消防管等合理 分析
BIM 模型应用价值点
一.在本次的模型建设过程中,利用了BIM对所建设的教学楼就其环境情况、能耗以及安全性等多方面通过模拟的方式完成。能够完成建造、设计、管理且可以多方面、全方位的预测和控制。
二.建设过程中,利用BIM技术,建设主体、结构部分,实现可视化设计、协同设计,以及利用BIM在给排水、暖通、消防管敷设等方面进行操作,极大的提高了施工进度和质量保证。
三.项目建设初步完成后,利用BIM技术,运用其可以虚拟的价值,进行项目漫游、空间管理、建设系统等进行局部和全方位分析。
1.在本工程中,利用BIM技术的revit软件中,导入三维模型定位参考,在其内部安装电器、机电设备等。
2.运用BIM技术建设使得建设项目形象逼真,三维模型中提供一个可以漫游空间内部的建筑、构筑物、家具、内部空间布置等情况,实现设计与实际建设配皮、对应使得业主满意。
3.利用BIM技术解决给排水、消防管道等细部进行避让处理,节点处理、分析工程量是否合理,为下一步提供了保障。
4.利用BIM技术实现建筑、结构部分的参数化设计、协调性。通过构件的参数化,可以自动分析与之相关联的构件参数同时方便修改。
团队成员参赛心得体会
次参赛中,从需按图纸,到施工建设准备,从以往的revit过渡到本次使用的红瓦技术建模大师以及协同师件的先进性和灵活性,缩短了出图时间和有效控制项目建设效果。从轴网建立到最后的效果图中,团队成员按部就班的负责自己的任务,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积极主动向指导老师咨询。同时也在群里向技术人员咨询。合理的分工,使得每一个成员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本次建设过程中,了解了协同大师的功能,可以发布轻量化模型,以及各种族、丰富了建设过程中的运用,满足了我们的需要。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完善作品提交过程再添加一些功能,简化提交过程。建设中运用Revit有更强的可视性的特点,查看本组建设的模型概况,知晓Revit直接建的是三维模型,更加立体和形象逼真,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三维视图找到问题,同时也省去了大脑从三维抽象成二维的时间。因此Revit的三维可视性,大大提高了建模效率和出图的准确度。
本次运用主办方软件了解的 功能特点有:
1.标准化的BIM建模及项目管理实时协同工作体系。
2.部署服务器,一键安装, 支持跨区域协同工作。
3.支持文件级别(普通模型)和构件级别(中心模型)两种实时协同建模方式,精细化任务分配及管理。
4.同步项目基准、碰撞检查等超多实用工具。
5.将轻量化模型一键分享到移动端随时随地把控建 模进度沟通模型细节。
院校 凯里学院
指导老师 刘亚灵
学生
吴齐燕、叶国海、刘和萍、吴廷杰、刘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