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mages/index/logo.png)
基坑支护模型
逆作区域土台预留模型
结构模型
机电模型
小市政模型
各楼栋标准层预制构件三维示意图
预制构件图
地下室管综模型
地下室净高分析图
地下室管线综合平面图
地下室管线剖面节点
地下室预留洞口图
地下室预留洞口节点
施工主体结构阶段场布模型
装饰装修阶段场布模型
BIM中心主任 :杨春林,负责开展BIM工作。
BIM土建工程师 : 陈荣辉,负责BIM土建专业建模,记录反馈建模过程中的图纸问题,以及场景漫游的制作。
BIM
土建工程师
:王杰,负责BIM土建专业建模,记录反馈建模过程中的图纸问题。
BIM机电工程师:邹明,负责机电专业建模,进行管综优化及问题报告汇总,出深化图辅助现场安装施工。
BIM机电工程师:王凯,负责机电专业建模,问题报告汇总,和施工模拟的制作。
动画师:李柏祥,负责工艺视频和交底视频的制作。
技术效益
1、各专业模型构建与深化
利用BIM可视化特点,须对项目的一些重要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也可以利用BIM技术结合施工组织计划进行预演,以提升施工组织效率,能够直观地了解整个施工安装环节的时间节点和安装工序,并清楚地把握安装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
2、施工碰撞检测及综合排布
辅助对施工图纸与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审核。负责施工阶段的模型设计变更,修改和调整BIM模型,提交设计变更模型以及变更区域的《管线综合报告》,其内容包含施工阶段碰撞检测问题、变更信息等。
3、净空分析及优化
依据模型及建设单位对各区域的净空要求,分析可能达不到要求的区域。帮助建设单位分析哪些区域可能存在不满足净空要求。
4、施工过程模拟
基于BIM模型对施工场地、建筑施工进度进行虚拟营建,辅助施工管理,有效把控各个重要施工节点,实时修正施工计划,提升施工组织效率,验证方案可行性。通过实施施工预演,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资源配置,从而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
5、装配式应用
BIM技术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和安装的全过程,有效提高预制构件设计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并辅助实现生产、运输和安装的动态管理。
经济效益
1、图纸问题及管线碰撞检测、综合优化
发现图纸问题及专业碰撞问题40个,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其中大部分问题由传统的图纸会审业务所不能发现的,只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后联系设计变更,造成返工,而提前处理这些碰撞问题则避免了返工成本。节省费用主要为地下室、裙楼公共用房管线净空的调整,节省15万元;
样板间装饰提前征求使用单位意见提前修改调整,节省10万元;
各类管线结构施工时的预留洞口以及其他专业局部碰撞问题的提前调整等。估算节省费用15万元左右。
2、场地布置模拟
场地规划完整合理,避免拆除重建等现象,估算节省费用20万元。
社会效益
BIM技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在质量、进度、成本及现场文明施工等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BIM技术的应用,项目施工中与设计、业主、监理等参建方的沟通效率提高,返工现象减少,工程进度加快。
2、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场地规划以及进行管材的集中加工,有力地促进了文明施工工作,现场环境整洁有序,并于2021年12月份组织房建二部所属各项目来现场观摩学习。
3、项目在2021年度一、二、四季度履约评价均为优秀。其中6月份荣获“红榜工地”称号 。
中铁建工集团深圳分公司
杨春林、陈荣辉、王杰、邹明、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