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 项目编号:1111 2022-09-19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部分

1. 项目概况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以建设首都北京作为中国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支撑节点、“一带一路”战略在首都北京重要的落地平台、增强首都北京核心功能区承接大型国际交往活动能力为背景和契机而建设,比邻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和亚投行,作为贯彻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是强化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重要设施,同时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所在场所。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是冬奥会工程,工程体量大工期紧,结构形势异常复杂,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场地为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国家会议中心北侧,用地范围南起大屯路,北至科萃南路。东极天辰东路,西至天辰西路,总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地下二层15.3万平方米,地上三层2 5.6万平方米,建筑檐口高度45米。最高点高度52米。

2. 模型成果展示


1.    项目概况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以建设首都北京作为中国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支撑节点、“一带一路”战略在首都北京重要的落地平台、增强首都北京核心功能区承接大型国际交往活动能力为背景和契机而建设,比邻国家会议中心一期和亚投行,作为贯彻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是强化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重要设施,同时也是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所在场所。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是冬奥会工程,工程体量大工期紧,结构形势异常复杂,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场地为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中心区国家会议中心北侧,用地范围南起 大屯    北至科萃南路。东极天辰东路,西至天辰西路,总建筑面积42.9万平方米,地下二层15.3万平方米,地上三层2 5.6万平方米,建筑檐口高度45米   最高点高度52米   

2.    重难点分析

1)   设计时间紧、任务重,我方针对管线复杂区域与净高过低区域与设计进行前置沟通,减少变更洽商与图纸会审,为工程进度保驾护航;

 图片1.png

2)设计人员众多,统筹难度大,利用PW平台,进行信息共享,以便参建各方都可以及时查看保存,指导施工。图片2.png

3)赛时赛后管线交叉,利用技术分析和管线颜色区分赛时赛后管线,保证非必要不拆除,节约项目成本,实现绿色办奥的理念。

图片3.png

4)工程位于亚运村,场地狭小,利用BIM技术进行物料吊装及运输模拟,使现场形成流水,保证施工进度。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5)   由于工程管线复杂,我们利用BIM技术进行支吊架深化,通过调整局部支吊架的支架型号、间距密度,以达到实现区域净高要求的目的。

图片7.png   图片8.png

6)地下区域跨度大,空间广,我们针对避难走道进行重点优化,在满足净高的同时保证支架安装空间及检修空间。

 图片9.png

3.     BIM 实施方案

为了实现建设全过程BIM应用,整个项目主要从五个阶段进行深化,分别是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交付阶段、运维阶段、智慧会展

图片10.png

项目BIM团队如下图片11.png

由业主方编制BIM实施导则及相关标准,设计方搭建协同设计标准、编码标准等技术标准图片12.png

软件配置如下

图片13.png

硬件配置如下

图片14.png

4.    基础应用

整个BIM基础应用部分分为4个阶段、21个基础机电施工应用点

 图片15.png

1)设计优化,设计院针对本项目进行正向设计,提高出图质量

 图片17.png

2)模型数据应用,本工程体量大,我们导出轻量化模型并利用VR技术,便于各方查看审核。

图片18.png 图片20.png

3)将各专项系统全部融入到主体机电模型,保证设计整体协调性图片20.png 图片21.png

4)利用PW平台进行多方协同,辅助管理

图片22.png 图片23.png

 

5)过程中与设计单位解决问题1800余处,专业内部解决问题2300余处。

图片24.png 图片25.png  

6)形成模型变更追踪表,共整理模型变更370余条

图片27.png 图片28.png

7)机房深化设计  本工程机房较多,机房内部设备大,各系统管线繁多,若按传统现场排布方式势必会造成机房内管线大量翻弯,空间不规整和浪费;故在施工前利用BIM技术对机房进行整体深化设计,通过在和外部走廊排布方案相结合的前提下,对机房内布管线进行管线综合优化,使机房内部的管线整体排布更加合理,空间利用率达到最高,机房内部更加美观和谐,同时能够与外部空间管线排布方案嵌合。图片1.png 图片30.png 图片31.png

8)进行管综深化设计和工序模拟,指导施工图片32.png 图片33.png 图片34.png

9)针对管井进行深化设计,保证走廊与管井的衔接图片35.png 图片36.png

10)进行管综优化,保障整体净高图片37.png

11)对大空间区域进行深化设计,保证效果图片38.png   

图片39.png

12)对支吊架进行深化设计图片40.png 图片41.png 图片42.png 图片43.png

13)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及可视化交底

图片44.png 

图片46.png

14)实行三级审核,确保按图施工图片47.png 图片48.png 图片49.png 图片50.png

15)过程中收集相关数据,形成记录图片51.png

16)利用BIM+VR技术,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图片52.png 图片53.png 图片54.png 图片55.png

17)利用BIM+智慧工地平台对项目进行管理

图片56.png 图片57.png 图片58.png 图片59.png

18)对模型数据进行运维编码定义

图片60.png

 图片61.png 

图片62.png

19)分阶段录入信息,利用 数字孪生运维管理系统 ,形成智慧会展平台

 图片63.png 图片64.png 图片65.png

5.    创新应用

4大创新应用点图片65.png

1)协同设计管理与创新

01   管理制度创新      增加培训阶段 ,让参加各方可以   相互配合,共同把控图片66.png

02深化设计工具创新:通过使用批量处理工具效率提高20%图片67.png

03深化设计成果如下

图片68.png

2)冬奥赛时赛后改造BIM应用

01赛时 赛后区域划分及统计

图片69.png

02   提出赛时赛后共用管道

图片70.png

03遵循非必要不拆除原则

图片71.png

3)   制冷机房深化设计

01    设备选型与设备族的准备工作   ,从厂家源头把控图片72.png

02   管道阀门管件一比一建模   ,保证空间占位准确图片73.png

03 管综调整与综合排布

图片74.png

04  大管径管道的专项支吊架深化设计

图片75.png

05 现场复核

图片76.png

4)施工工艺细部节点做法深化

01                  对细节问题进行专项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图片77.png

02                  针对提出的问题出具对应的解决方案,形成记录图片78.png

03 交底文件编写下发班组进行交底

图片79.png

 

6.    软件应用

          1)我们在建模的时候需要用各种的管件时管道中起连接、控制、变向、分流、密封、支撑等作用的零部件,它包括弯头、T形三通、Y形三通、四通、活接头以及其他类型的管件。这些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找或制作,使用红瓦族库大师,机电常用族集成,快速获取放置,翻模效率高。

         2 )喷淋系统快速转化,从主管到支管再到喷头,传统翻模需要用几天时间完成的,运用红瓦建模大师几分钟搞定;

         3  )一键翻弯、精确避障、管线缝补、管线连接等多种功能联合使用,简单快捷;

          4  )一键布置支吊架及支吊架验算功能方便实用;

         5  )快速标注出图功能,支持平立剖,实现出图标准化。

红瓦建模大师功能全面,上手容易,红瓦翻模应用,高识别度的 CAD 转化、机电及施工深化,大大提高了翻模效率,将 BIM 设计师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让 BIM 工程师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 BIM 的落地应用。

7.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  强化BIM在工法和发明中的应用,结合项目特点,不断探索,争取有更多的工法和发明能够申报成功,并投入到项目的使用中。

 


3. 团队组织概况

姓名

职务

主要职责范围

秦中

北辰会投总建筑师

公司高层

李晓霖

北辰会投副总经理

公司高层

边辉

北辰BIM技术负责人

现场BIM应用协调,监督、推动BIM应用实施

刘淼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建筑师

 设计总负责人

谢欣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建筑师

 项目经理

胡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数字科技研究院 副主任工程师

 BIM负责人

王刚

中设数字 项目总监

负责项目BIM咨询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与业主方负责人的对接工作,协助业主落实BIM各专项规章管理制度

池明智

国会二期项目部 项目经理

总包现场总负责

齐翰

国会二期项目部 总工

总包现场技术指导

郭婷婷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经理

 项目BIM总负责

曹美光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机电设备安装公司总工程师

 负责BIM技术工作指导

赵亚鹏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机电设备安装公司技术质量管理部经理

 负责BIM技术工作协调

刘德龙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质量管理部BIM负责人

 负责专业BIM应用实施

 喻艳梅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国会二期项目部BIM水暖专业负责人

负责专业BIM水暖专业应用协调与管控

赵玲娜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国会二期项目部BIM电气专业负责人

负责专业BIM电气专业应用协调与管控

麻世博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国会二期项目部BIM通风专业负责人

负责专业BIM通风专业应用协调与管控

戴薇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国会二期项目部动画制作人

负责专业BIM动画制作


4. BIM模型应用价值点

通过利用 BIM技术,节省人工50%,提升施工效率3-4倍,    创效预计为 602.30万元图片80.png

自开工以来,工程备受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市纪委书记陈雍、副市长隋振江、张建东、卢彦、市住建委党组书记、主任王飞、朝阳区区长文献   相关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对现场信息化管理、施工进度、智慧建造等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图片81.png

作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媒体中心,共接待媒体约48万余人次,每日平均近4000人在此工作。北京冬奥会已成为迄今为止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主转播商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制作视频时长超6000小时,创下了冬奥会历史新纪录。

图片82.png 图片83.png 图片84.png 图片85.png

在主媒体中心运行阶段,在闭环内带领千余人组成的后勤团队,落实 “隔离居住闭环工作”,保障场馆的设备设施运转、餐饮、物流、清废等各项工作,以运行“零故障”、服务“零投诉”、工作人员“零感染”的完美成绩,得到冬奥组委及场馆运行团队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誉。

 

 图片86.png 

   

图片87.png 

   

图片88.png 

   

图片89.png 

 

 图片90.png 

 图片91.png


  • 分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社会组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部分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戴薇、曹美光、喻艳梅、麻世博、刘德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