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图
一、BIM模型效果图
BIM技术对方案进行三维建模,针对构件类别套用工程做法,输出工程量清单,减少管理和仓储成本。通过全新5D算量平台,完成高精度BIM概算,与原概算相比大大降低。BIM整体参数模型综合了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各BIM系统模型,其中各系统间的矛盾冲突可以在实际施工开始前的设计阶段得以解决。
revit模型
建筑模型1
建筑模型2
结构模型1
结构模型2
机电模型
采用幕墙参数化建模
二、BIM内部装修效果图
三、BIM节点效果图
模型优化
设计优化——建筑
通过BIM优化,原设计管线避开主要精装区域。通过漫游展示,分散排布。走道吊顶净高大大提升。同时保证门的高度及开启。
设计优化——结构
设计优化——设备
以机电管线为载体,对机电管线与建筑砌体墙、结构、钢桁架、精装吊顶和机电管线之间进行碰撞检查,
找出碰撞点38处,筛查后确认29处需要解决的碰撞点。
幕墙优化设计
四、二次深化设计节点图
运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提前研究各工序组织关系,制定标准和策略。针对不同碰撞情况,进行节点优化,避免在施工期间临时处理,节约了工期的同时提高了施工质量。
模型深化设计
四、机房效果图
BIM审查机房设备模
五、现场布置效果图
根据建筑装饰吊顶设计要求和管线密集程度,在初步管综方案的前提下,确定每层建筑不同区块的净高布局,
并以此指导管综最终方案,导出管综和单专业平面深化图和支吊架,指导现场施工。
使用revit对机房、地下室进行布置,利用BIM可视化效果进行审查,筛查了原有的CAD图纸的错误。更直观的展现出现场情况。
BIM技术对方案进行三维建模,针对构件类别套用工程做法,输出工程量清单,减少管理和仓储成本。
一、过程应用
1. 设计应用
运用BIM技术进行建筑设计优化,对地下室平面进行优化,增加6个车位的同时节约造价60万元。
在一层大空间展厅,空调系统由原先的VRV空调系统优化为冷水系统,降低了造价,又提高了利润,经济合理。
主体设计与深化设计同步协调,打通设计到工厂的数据通道。
2. 设计延伸——成本管控
中间计量
采用BIM模型清单计量与人工计量结合的方式完成预结算编制工作。基于BIM5D的预结算编制特点:
(1)算量更加高效。(2)计算更加准确。(3)更好地应对设计变更,实时调整工程量,掌握实际偏差情况;(4)更好地积累数据,快速办理结算。
对接算量平台,尝试进行BIM概算。让成本管控能够贯穿项目,依据各阶段图纸,优化模型。分专业分系统提供下料清单,提高效率控制损耗。
二、提前解决碰撞问题
运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查,提前研究各工序组织关系,制定标准和策略。针对不同碰撞情况,进行节点优化,避免在施工期间临时处理,节约了工期的同时提高了施工质量。
三、精装走道净高提升
通过BIM优化,原设计管线避开主要精装区域。
通过漫游展示,分散排布。走道吊顶净高大大提升。同时保证门的高度及开启。
四、 创新应用
1.幕墙参数化
对曲面进行专业的参数化设计,得到既美观又经济的幕墙网格造型。
2.能耗分析
2.采光分析
五、数据互通性
1.协同平台
本项目采用定制的企业级协同管理平台来解决EPC模式中图纸版本管理混乱、统筹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由设计人员上传,通过平台物理对比简单明了地显示各版本间的差异,保证图纸始终处于最新版本。
2.BIM协同管理平台
设计管理:实时同步各专业的进度,节约制图过程中的配合时间。并且可以让专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同步参与到项目的过程中,并且负责人可以实时把控项目进度,保证项目高效运转。
变更管理:利用平台图纸对比功能,对设计库中相同区域图纸进行前后版本对比,能快速核查设计变更内容,及时向施工班组交底,减少图纸信息的传递长度,不必要的返工出现
图纸入库:从初设到施工再到竣工图纸, 将每个阶段图纸集成在平台中,形成线上图纸库。在施工过程中提供便利的查询途径,而在项目中后期又能利用平台追溯早期图纸版本。
模型管理:上传项目模型原始模型并进行轻量化处理,搭配平台移动端APP,使甲方设计、施工管理人员可以现场查看模型,在巡查现场施工质量时,展示直观的节点设计意图,更好地指导施工。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黄清新、黄平标、李茂东、王琼、吴宏杰